华体会提款
电话:13815858558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大道华藏村
中秋节过后,天冬产新的序幕又徐徐拉开,去年受中药材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天冬(广西家种货)的行情由上半年年初时的40元左右升至下半年的60元以上,达到了最近五年的最高位,并从始至终保持到今年,那么今年天冬的产况如何?后市是否还有持续上涨的机会?
天冬家种、野生资源均有,但目前野生货源的供给量已经很少,家种货大多数来源于西南各省的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广西产区的量最大,每年产量的变化都会给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以往天冬的生长周期一般在三到四年之间,但是近年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一般生长够两年半都可以采挖。
天冬自2016年达到百元的高价之后,一直到2020、2021年的行情都是处于震荡下滑的状态,2020-2021年市场最低价在40元上下,产区仅在35元左右,由于天冬加工需要蒸煮、清洗、脱皮、烘烤、晾晒等多重繁琐的工序,费工费力,再加上种苗、农资、种植、采挖、冷库储藏,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所以最近几年产区30多元的价格种植户不是亏本就是利润微薄,生产积极性受挫,种植培养面积明显下降。
最近几年由于天冬价低,看好后期行情而入手的商家不少,随着低价的持续农户管理积极性下降,单产下滑,去年产量迎来转折,减产又遇上中药材行情普涨,天冬的人气也不断走高,随着资金进入量的不断加大,五月份行情明显上涨,六月份升至60元,涨幅超过了50%。
广西产区今年采挖的天冬是2022年下种的,也有部分前面的年份留存下来的,2021年种植培养面积开始下降,2022年继续低价,种植培养面积依然有限,去年以来虽然价格持续上涨种植户的管理积极性增加,但是可采收的面积增加不了,所以今年广西产区的产量依然不会太大。
云南产区的天冬家种工作起步得较晚,但是曾经发展得较快,2018年、2019年面积曾达到万亩之上,但是后来的价低同样挫伤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2020年之后种植培养面积逐渐下降,2022、2023年更是锐减到3000亩左右的水平,近年云南产区的产量已经不足一千吨,今年、明年可能还会继续呈现下滑的趋势。
四川省也曾有多个地方种植天冬,但是往年报道的产量都不大,不过近年内江市东兴区政府全力发展以天冬为主导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积极引进资金扶持、补贴,鼓励种植,今年有报道当地天冬的种植培养面积已达5万亩,如果获得成功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将对天冬的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目前暂少见当地生长够年份可以大量采挖的报道,接下来需密切观察这一地方的实际产量情况。
天冬近年建仓的商家大多数是2022年甚至2021年入手的,也就是说成本大多数都是在40元以下,低的更是不足35元,去年行情大幅度上扬突破60元,至今年依然坚挺向上,大部分商家都将货源正常售出,因为一方面由于天冬不易保管,另一方面涨幅已超越50%,获利已经不小。今年产新前各产地均反映库存已经很薄弱,剩余的货源多分布在市场商家手中,总体来说今年天冬的陈货库存量是近年来最少的一年。
目前天冬基本上只有广西产区在产新,其它省区大多数都会稍迟,由于广西产区今年可预见的产量依然不大,所以近期关注的商家较多,现玉林产区生货价质量一般的在2.5-2.8元之间,较好的3元出头,但当前还属于采挖初期折干率低,产地加工成本高,利润空间很窄,所以加工户的积极性都不高。总体来说目前天冬处于价低了农户不愿意卖,价高了加工户卖不上价没有利润又不愿意收,市场方面同样因新货价高拿货的积极性较弱,三方面互相观望,所以近期产地的行情不及前期,现新货价质量不等在58-65元之间都有,近日略有回落,一些前面已经开工的加工厂也暂停了加工。
虽然去年天冬的行情上涨了不少,但是据产地方面反映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并没有正真获得很明显的提升,一方面近年种植天冬人工等费用投入成本上涨不少,另一方面不少地方由于多年耕作,亩产量下降,导致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所以这两年即使干货价格接近翻倍产地也没再次出现2019、2020年抢购种苗的热情,现玉林产区种苗价格在0.3元左右一株,产地大量种苗待售。
今年四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发布了“关于征求地黄等4种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意见的函”,拟将天冬等4个品种列入药食同源目录,并在八月份得到正式批准,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天冬往后的应用领域将得到拓宽,用量也会明显的增加,这对于商家和种植户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利好消息。
根据历史高价的参考和今年产量继续下降的真实的情况,预计后期商家仍有看好入手的意愿,只是当前价格不低购进的热情暂时还没再次出现,大家的心理可能还是在等待大量上市行情有没有回调的空间,寻找合适的介入点。
另外2023年广西天冬的种植培养面积依然偏少,因此明年的产量预计还是不多,再者今年即使开始大量种植,最快也要等到2026年才有产新上市,所以到明年天冬的可供货量会继续呈现偏少的状态,行情依然可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来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北风起,寒冬至,万物萧条,马上就要进入2025年了,曾经轰轰烈烈的药材市场尘埃落定,开始慢慢的回归平静。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时候跟曾经的自己做个总结,跟渐渐远去的2024做个.......
干姜是典型的药食两用大宗品种,出口、内销都有着极大的需求量,多年来其行情一直备受商家关注,价格常因人气的高低而出现频繁的波动。今年其行情走势是先涨后落,目前相比年中最高时跌幅已达到20%左右,那...
地黄属于一年生的大宗品种,2021-2022年在多重因素叠加背景下,产生了50多元(混等货)的历史高价,高价刺激生产,随着生产的恢复,目前产区混等统货报价在11元,部分商家认为当前价位较高价期有...
谈起山茱萸,我们总会发现,天气、供需、资本、大户……等似乎成为影响行情的关键话题,并尤其最近几年遭遇连续减产,山茱萸一直是备受部分商家的关注与议论,眼下山茱萸产新基本进入后期,行情在下滑之后也逐...
甘草是中药中应用频率最高的品种,素有“十方九草”和“无草不成方”之说。据考证,在《伤寒论》中甘草一共出现了123处,为出现频率排第1位的中药品种。据现代中医临床处方量大数据统计,甘草的出现频率达...
本网站未发布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