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提款
电话:13815858558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大道华藏村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确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快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铆定乡村振兴科技先行,登高望远、奋力争先,誓争第一、事争一流,大力实施“科普惠民、聚才引智、科技小院”三大工程,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科协领航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岱岳区先后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督查激励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荣誉称号。
聚焦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双轮驱动,打造“机制+阵地+活动”三维服务体系,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是织密科普服务网络。配强区级工作力量,先后调整加强区科协领导班子5人,新增招考事业编4人,人员达到12人,科协工作力量逐步加强。强化经费保障,近年来省市拨付项目资金和区本级预算资金全部到位支付,确保了基层科普工作“有钱办事、有人干事”。夯实组织基础,印发《关于加强全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的实施建议》等,全区15个镇街全部组建由党委分管领导兼任主席,“三长”以及科技型企业负责人担任常委、委员的全新科协组织,为科技、医疗、教育“组团式”科普帮扶打下坚实基础。全区638个村(社区)全部组建科普志愿服务队,2000多名网格员兼任科普信息员、乡村振兴指导员,将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科普知识传递到每家每户。二是打造科普服务矩阵。充分的发挥泰安乡村振兴学院作用,落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智库和志愿者服务队,采取“理论+实践”“课堂+现场”“线上+线下”等教学模式,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等群体培训质效。与山农大、山科大等高校合作建立乡村人才振兴服务基地、创建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培育本土人才1500余人,承接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和基层农技推广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壮大农村创新创业实用人才。2024年举办讲座、培训班21期,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10个,推广农业新型实用技术11项,培养高素质农民3000余人。三是擦亮科普服务品牌。先后组织“科普之春”等活动2300余场,参与公众达8万余人次,其中角峪镇“乡村振兴 科普先行”获评全省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区科协获评“2024年度全省反协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创新开展订单式服务,邀请科普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围绕提升玉米单产、病虫害防治等订单,开展技术培养和训练指导。在区融媒中心开设《智汇田园》专家直播互动专栏,视频推广“科技小院”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成果。
构建“学会+企业+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与42家国家级学会、12家省级学会建立联系,精准帮扶50余家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做大做强,带动产业链组团跨越发展。一是引智赋能助推集群成势。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比如,联合中国中医药学会,开展泰山四大名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证,为泰尚黄精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全产业链三产融合新发展模式,推动泰山黄精产业聚链成群、提档升级。同时,与中国检验检测学会联合申报“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项目,制定泰山黄精行业标准,《泰山黄精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企业典型创新案例。二是建站聚才助推成果转化。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组建各类专家服务工作站60余家,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力量协同攻关。比如,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院在岱岳区巴富洛农业园区建设国家猕猴桃产业技术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开展软枣猕猴桃选育,为泰安市软枣猕猴桃自主品种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推广奠定了基础。三是学会协作助推产业升级。引荐中国奶业协会、山东畜牧养殖学会为金兰乳业公司研究创立了以常规育种技术为主,基因组选择育种为辅的奶牛现代育种技术体系,构建起全区农牧循环新模式。泰安市畜牧兽医学会、泰安市农技协为永乐菌业公司引入专家团队,针对气候、环境及菌包生产流程等方面调整种植方式方法,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区食用菌产业实现提质增效。
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借助山农大人才集聚、成果丰硕的优势,推进科技小院建设走深走实。目前全区拥有科技小院7家,数量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一是强化制度保障。着力推动科技小院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可持续发展,依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科技小院推进专班,出台《科技小院建设推进办法》《科技小院管理办法》等制度,积极对接省、市农技协,支持带领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山农大7个院系密切联系,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的三方合作框架,共同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技小院。二是突破产业瓶颈。深入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引导科技小院聚焦重点领域热点、关键核心技术卡点,解除发展瓶颈,为全区农业产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比如,科学论证选定小麦抗倒伏、草莓产业绿色生物防控、甘薯产业品种选育与品质提升、茶园害虫生态调控等领域,加速技术攻关,助推农业产业“破茧成蝶”。其中,甘薯科技小院完成国家青年基金项目1项,捕食螨科技小院研究生取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兴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生猪科技小院推广“天然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缓控释试剂”,有效抑制口蹄疫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等常见猪病的传播。泰山茶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使用生态调控技术、害虫诱集技术,降低了茶树病虫害,提升了茶叶产量和品质。捕食螨科技小院采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绿色新技术,用于防治韭菜根蛆、火龙果根螨等农业害虫害螨方面,保障食品安全。三是助力强村富民。推动科技小院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深度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双丰收。比如,山东岱岳小麦科技小院建立新品种培育基地200亩、农技推广示范基地600亩、良种繁育基地1.8万亩,惠及36个行政村、1.5万户农民,吸纳就业60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泰山板栗科技小院发挥集群连片引领作用,带动发展板栗种植户4万余户,发展规模基地45万余亩,年产板栗13.5万吨,产值24.3亿元,销往2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作者关承虎系泰安市岱岳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大力实施“科普惠民、聚才引智、科技小院”三大工程,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科协领航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