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天冬

天冬

产品展示

苏传佑:四招打造“中国黄精之乡”

发布时间: 2025-04-15 06:39:38 |   作者: 天冬

  黄精喜阴耐寒,血气双补,药食同源,被称为太阳之草,是道教神仙故事里最常见的药物,属中国三十大稀缺药种之一。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初,当林下经济新业态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安装引掣的时候,新化县委、县政府以敏锐的目光,将黄精生产视为林业特色产业,并迅速明确为林下经济的主打产业。十年如一日,从野生到种植,从采集入药到系列加工,精心培育,摸索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新化黄精从默默无闻,一举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林学会授予“中国黄精之乡”称号。那么,我们是如何推动和发展黄精产业的呢?简单地说,用了如下四招。

  2012年,新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促进新化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林药”开发的主要模式。但中药材上万种,选哪种药材作为主攻方向,却大费周章。新化有厚重的梅山中医药史,民间活跃着大批药师,经过广泛征集筛选,大家不约而同地把适宜林下生长,而且在山区遍布着野生的黄精,列为了开发重点,于是,《意见》中首次确定,将黄精生产列为主导产业,在政策上奠定了黄精的发展趋势。然而,黄精虽然有漫长的入药史,但要种植与集约生产,这在全国却没有先河。怎么办,学,探索,尝试。通过药师们的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黄精的生长规律,摸索出了一套仿野生的种植方法。紧接着,不失时机地在全县推广扩展,逐渐掀起了黄精种植之风。随着黄精种植开发的不断成型,2019年,县委、县政府又岀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试行)》文件,将黄精产业打造成“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更进一步确立了黄精的发展地位。在我县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中,将“新化黄精”列为全县三大支柱产业,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2018、2019年,在村级主导产业和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建设中,种植、育苗黄精每亩补助1500元。2019年,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重点支持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至此,“新化黄精”进入了开发发展的快车道。

  有了政策的主张,“新化黄精”就有了发展的灵魂。以此为契机,全县上下各方策应,组织了一系列的助推活动,毫不吝啬地予以大宣传、大发动、大开发。2020年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播放专题节目《刘唐奇:用生命书写传奇》,药材协会前会长刘唐奇在全国观众面前讲述“新化黄精”的前世今生。今年4月,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致富经》栏目组,又在我县成功拍摄了“新化黄精”专题片。2018年8月和2019年7月,我县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湖南黄精高峰论坛”,国内知名学者、教授、行业精英等800多人云集新化,共商湖南黄精产业发展大计。以此为平台,“新化黄精”得到了很好的彰显和诠释。

  目前,全县有14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大面积种植黄精,形成了6大黄精种植片区,至2019年末,全县多花黄精种子育苗面积210亩,黄精种植培养面积达到3万亩,实现综合产值4.2亿元。

  林下经济的新业态,注定需要耀眼的品牌做支撑与驱动,“新化黄精”从一开始,就注重品牌的培育与建设。黄精作为药食同源品种,由于以前对黄精的认知存在局限,其产品研制尚处于初始阶段,这为“新化黄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我县的医药科研水平还比较落后,便集中资源的力量,瞄准其功能性食品方面的研发,马上就有了一批产品的惊艳问世,如九制黄精、黄精片、黄精干、黄精代饮茶、黄精超微粉、黄精酒、黄精糕点、黄精饼干、黄精面条、黄精速溶饮料等产品,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借此机会,一些公司及合作社加大品牌抢注与产品认证工作,以保护和推广“新化黄精”。2014年的中国中部农博会上,“奉家山”九蒸九晒黄精获金奖。2017年中国中部农博上,“颐朴源”黄精荣获金奖。2018年,“湘惠”“绿源”获绿色食品认证,“天龙峰”黄精获中国有机产品认证。2018年9月,“新化黄精”荣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2019年,新化黄精连续荣获金芒果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十大推荐地标”产品称誉。2019年,“新化黄精”再次传来捷报,被国家林学会授予“中国黄精之乡”称号。2019年6月新化黄精荣登中国皇家菜博物馆,世界领袖访华代表团品味新化黄精养生药膳,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培育“新化黄精”品牌,近三年来,县里接连使出了三个动作。一是在鑫泰农贸市场建设新化县中药材集散中心,第一期入驻市场有30家企业、50个门店,着力打造新化黄精集散中心,树立“新化黄精”品牌形象。二是建立新化黄精展览馆,集中展示新化黄精的功效、历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产业规划、产品研究开发、品牌推广、产品体验等,宣传和推广“新化黄精”。三是成立了“新化黄精”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制订了“新化黄精”产品品质衡量准则和管理办法,加速全国地理性商标的冲刺。

  通过摸查,新化绝大部分高寒山区,都生长着大量的野生黄精。如何把散布的野生黄精集中培育、集约生产,成了广大药师的重大课题。2009年,经过反复实验,我县的仿野生种植方法获得成功。消息传开,马上在雪峰山脉的高寒山区乡镇,如奉家、天门、金凤,荣华等十多个乡镇进行试种推广,并无一例外的获得成功,这给新化的中药材种植,翻开了新的一页。迅速地,绿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颐朴源黄精开发有限公司、天龙山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调整生产结构,重点投入黄精生产。“绿源”在槎溪镇的万宝山建立基地2000亩,“颐朴源”在槎溪的油坪溪建立基地3000亩,建成了全县最大的两个黄精种植基地。“天龙山”则在石冲口镇尧岭寨,建立起了以育种为主的种苗繁殖基地,带动全县的黄精生产。

  一时间,“下黄精种,圆黄金梦”,“黄精脱贫”,“黄精养生,“小康之路”,各种口号,摧人奋进。黄精产业,成了山区林农的脱贫致富的热门,掀起了黄精种植的高潮。到2019年,全县发展到2个林场14个乡镇的大面积种植,以林下种植多花黄精为主,重点在杉树林、竹林、药材林、经果林地发展等林下经济,形成了以槎溪镇为核心,辐射石冲口、奉家、天门、金凤、荣华、洋溪6个乡镇的种植片区,全县发展林下黄精栽培面积达到3万亩,100亩以上的基地62个,500亩以上基地5个。生产开发日入佳境,根据目前部分投产情况去看,一般亩产量3000-4000公斤,高产达6000公斤,以杉树林下种植开发成本低、产量高杉树底下种黄精,成了黄精种植的主要模式。从事黄精产业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企业达170多家,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在2019年脱贫攻坚村级主导产业59个中药材项目中,有35个黄精产业项目与4501户贫困户15915人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2360户9430人脱贫,社会效益显著。

  严格来说,黄精生产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新化黄精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孵化加持。通过努力,公司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了深度合作,重点解决了黄精种植与加工技术方面的诸多难题。2014年,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牵头下,新化绿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与新化鑫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完成了《多花黄精林下栽培与种子繁育技术》的科研项目,并通过了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这项成果的普及与应用,直接让“新化黄精”,插上腾飞的翅膀。

  通过争取,2015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资金“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落地新化。2017年,《多花黄精林下栽培与种子繁育技术》列入国家林业局《2017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这其中,新化黄精的科研成果,排在林下经济成果的第一位,新化黄精林下仿野生栽培模式,作为全国林下经济的样板进行推广。2017年,新化4家单位参与起草了《多花黄精栽培作业规程》和《多花黄精种苗繁育作业规程》湖南省区域标准,并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与此同时,建立了科技专家服务团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全县形成了全方位的科技技术服务。从农业、林业系统选派懂黄精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围绕黄精产业建设的需求,提供专业方面技术服务,或者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农民合作社、企业等多种形式,推进黄精产业的科学技术创新与创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