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提款
电话:13815858558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大道华藏村
中医药扶贫专项基金,是友成基金会携手各界有识之士发起成立的创新型公益项目。除了本着仁爱之心救治因病致贫及无力承受医疗费用的病人之外,医加善项目还通过发展中医药种植,带动革命老区同胞共同致富,传承中医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自2019年4月正式成立起,医加善专项基金项目始终致力于在安徽霍山县大别山区挖掘、传承、发展中医药产业。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专项基金克服了资金、人员、疫情等困难,于今年上半年真正开始启动中医药非遗园一期项目,在一片荒废了二十年的山岭,开辟了30亩种植园,用于中药材及高山有机蔬菜的示范性种植,取得较好的进展。
清晨,初升的阳光还没把草叶上的露珠晒干,安徽省霍山县堆谷山村的村民汪阿姨就扛起锄头和竹筐,到距离自家步行七八分钟的田垄上开始翻土整地,开始了她在中药种植产业振兴基地工作的一天。基地新种的白芨全部有机种植,需要人工除草,汪阿姨干得很起劲,这里离家近,活也不重,她可以一边赚钱一边做家里的活计,照顾家人。她还听说将来只要愿意,就可以在这里学到种中草药的新技术,这样的机会很是难得。
汪阿姨所在的振兴基地,是友成基金会医加善中医药专项基金规划建设的“中医药非遗文化园”一期项目的核心部分。
中草药种植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更是中医中药发展的基础,是患者减轻痛苦和重返健康人生的希望。中医、药结合,才能把我们的传统医学文化瑰宝有序传承下去。安徽省大别山区,就是得天独厚的中草药产地。多样的地形和气候,以及优质的土壤、水体等生态条件并存,盛产石斛、茯苓、灵芝、天麻、黄精等珍贵药材。
中草药的可持续发展,除了野生药材的采集,还要全力发展种植,在保证药效的同时,也能增加产量、稳定质量,以及提升安全性。同时,中草药种植既为附近村民,特别是刚刚脱贫的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岗位,也是他们学习种植技术的可靠后盾。
经过科学规划的种植园,还可承担科普教育、文化实践、科研基地、旅游观赏等多种功能,是一个综合的农业产业和文化园地。
友成基金会医加善中医药专项基金关注的公益领域是与中医药相关的产业振兴、医疗、文化教育等。自2019年起,医加善基金项目始终致力于在霍山县大别山区通过挖掘、传承、发展中医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专项基金克服了资金、人员、疫情等困难,于今年上半年真正开始启动非遗园一期项目,在一片荒废了二十年的山岭,开辟了30亩种植园,用于中药材及高山有机蔬菜的示范性种植,取得较好的进展。
根据安徽省中医药大学专家教授的建议,非遗园首期种植以 白芨 为主,兼顾科普、观赏效果及经济效益。白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既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作用,是治疗各类出血性病症的良药;同时还是一种高端园林植物,其花鲜艳美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已种植的15亩白芨全部成活,长势良好,预计 三年后即可采收上市。
在友成基金会的帮助下,非遗园引进“唤土有机肥”,试行有机种植。除中药材之外,医加善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性好的蔬菜品种,进行试验性种植。实验证明,高山有机蔬菜种植是可行的。实验过程中,项目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为以后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目前专项基金正在积极与北京、深圳及山东寿光等大型用户和销售平台对接,寻求顺畅的市场通道,引导农户科学种植,确保农户有稳定收益。
中草药种植对环境、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且生长周期长。友成基金会在项目最需要的时候,为中药种植产业振兴基地建设资助30万元,为种植基地下一步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明年开春,医加善专项基金将对种植基地来优化,建设灌溉系统和育苗大棚,并将进一步拓展种植培养面积和品类,把石斛、黄精等道地药食两用品种做出标准示范基地,带动周边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医药非遗文化园”的当地执行伙伴为霍山县医加善中医药发展中心,是于2019年成立的民办非营利机构,中心致力于与富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伙伴合作,执行与中医药相关的综合项目,达到助力乡村振兴、传播民间传统文化等社会成效, 实现公益目标和使命。
谨以此文,纪念为“友成医加善专项基金”题写名称,并建议在专项基金原有义诊施药、中医文化传播之上增设中药种植、研究、推广的丘小雄先生。
医加善专项基金设立的目的是: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社会痛点问题,扶持革命老区和闭塞山区群众种植地道中药材脱贫致富, 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
医加善专项基金的宗旨是:救助贫困的癌症病人(包括因病致贫、致残、放弃治疗的病人);支持开展中医药相关的产业扶贫;支持中医基础健康培训、讲座,传承和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传播中医药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保护中医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友成医加善中医药扶贫专项基金”各项救助、帮扶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专项基金的执行组在全国招募志愿者服务队,热忱欢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家参与、指导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