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药材知识

药材知识

新闻资讯

白芨的效果 白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3-18 22:28:40 |   作者: 药材知识

  白芨是兰科、白芨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叶4~5枚,基部相互套叠成茎状,中心抽出花葶。总状花序具数朵花;花紫色或淡赤色,直径约5厘米,由3枚萼片、2枚花瓣和1枚特化的唇瓣组成;唇瓣3裂,上面有纵褶片;雄蕊与花柱合生而成合蕊柱,合蕊柱顶端有一个花药,前上方有一个柱头凹穴。地下有粗厚的根状茎,如鸡头状,富粘性,含白及胶质,即白及甘露聚糖、可供药用,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之效,也可供作糊料。白及属共有6种,均产于东亚。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夏、秋二季采挖,除掉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掉外皮,晒干。

  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省,此外浙江、河南、陕西、广东、广西、云南、江苏、福建、江西等地亦有出产。

  一般选用分株繁衍,春季萌生新叶前掘起老株,将假鳞茎别离成几份,每份带1至2个芽,另行栽植。

  常用分株繁衍。春季新叶萌生前或秋冬地上部干枯后,掘起老株,切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每株须带顶芽。

  亦可选用耕种繁衍,但因种子细微,发育不全,需用培养基无菌接种,操作杂乱,故罕用。

  白及喜温暖、阴湿的环境。稍耐寒,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宜培养在排水杰出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地栽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如用种子繁衍,播前种子用冷水浸泡,拌以草木灰和新高脂膜,驱避地下病虫,阻隔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进步种子发芽率;3月初培养,栽植深度3㎝。成长期需坚持土壤湿润,当令喷施药材根大灵,使叶面光合效果产品(养分)向根系运送,进步养分转换率和松土才能,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幅度的提高。留意除草松土,每2周上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成长充分。

  常产生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有时有根结线%呋喃丹颗粒剂灌施盆土。

  白芨具有比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成效。跟着现代药理学的研讨不断深入,发现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显着抑制效果。临床发现,还对常见病有较好效果。用于表里出血诸证及痈肿、烫坏、手足皲裂、肛裂等。其假鳞茎为贵重的止血资料,抗杆菌,真菌,医治咳嗽。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结核咳嗽以及其它难治性咳嗽都有杰出止咳效果,医治鼻窦炎。球茎含白及胶质、淀粉、挥发油等;药用,有收效、补肺止血、消肿等效果,外敷治伤口出血、痈肿、烫坏、疔疮等;花美丽,培养供欣赏。

  4.其他含菲化合物:简略菲类衍生物 、双菲氧醚衍生物、9,10 - 二氢菲并吡喃类 、芘类及菲类衍生物的糖苷化合物等。

  (1)本品粉末淡黄白色。表皮细胞外表观垂周壁波状曲折,略增厚,木化,孔沟显着。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到处散在,针晶长18~88mm,纤维成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含硅质块细胞小,坐落纤维周围,摆放纵行。梯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0~32μm。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70% 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 ,兼并*液,挥至l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及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VIB )实验,汲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别离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2.5:1)为打开剂,打开,取出,晒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放置30~6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方位上,显相同色彩的斑驳;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棕赤色荧光斑驳。

  枯燥辨认:枯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不合,长1.5~4.5厘米,厚约0.5厘米。外表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衔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坚固,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涣散的维管束点。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以根茎肥厚,色白亮堂,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