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提款
电话:13815858558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大道华藏村
一到下午,东湖景区的湖心亭邻近一带就围满了人,他们表明,“要提前到现场,才干站到前排方位,现在就等扮演开场。”
跟着音乐响起,只见一位扮演者身穿绚丽多彩的苗族服饰站在湖面上,脚踩单根细长的竹子,手持竹竿,左右摇摆着在水面上轻点、划拨,轻盈地在水面上滑行,动作美丽流通,如行云流水,让人不由为之惊叹。
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扮演者时而蹲下,时而回身,时而跳动,还能在湖面上转呼啦圈、转手绢,时而刚劲有力,时而柔美高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气与美感,可谓仙侠气十足。
“好厉害!”“太精彩了!”“绝、绝、绝!”……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似乎武侠小说中的绝世高手惊现眼前,引得岸边围观大众宣布阵阵喝彩。
“美观,看得都有点激动了,我之前在广西桂林看到过相似的扮演,这次在东湖看到,似乎在家门口看到了漓江。”临海市民王先生看得挪不开眼。
“今日很巧,正好赶上这场扮演,看了感觉很震慑。这样精彩的扮演,让本来新鲜诗意的景区更生动生动了。”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说。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一种共同的黔北民间绝技,仍是全国少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一种比赛项目。
独竹漂的前史能够追溯到上千年前。在古代,它曾是人们渡河的一种方法。跟着时刻的推移,这项技艺逐步演化成了一种共同的扮演艺术。现在,独竹漂已被列入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竹漂在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初次露脸后,取得扮演项目金奖,尔后在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此次东湖景区的扮演者杜敏来自贵州遵义,传承非遗绝技独竹漂已有十多年。“我是读完高中开端学的,放学看到许多长辈站在杆上,美丽的动作招引了我,就开端跟着长辈渐渐学。”杜敏说,从学习爬杆、站立等根本动作,把握平衡性和安稳才能,到渐渐学金鸡独立、燕子探海、跳杆跑杆等难度更高的动作,她花了将近10年时刻。
据了解,自12月1日起,东湖景区迎来为期半个月的独竹漂扮演,每天下午2点和3点各一场,继续十多分钟,让市民和游客们领会这项陈旧非遗技艺的共同魅力。
“首日开演,就招引了许多人来看,扮演作用很好。咱们在每场扮演的妆造和背景音乐上都进行过规划,比方第一场的妆造是仙气飘飘的古装,音乐和场景都展示出稠密的江南文明气味,结合东湖景区的江南园林风格,愈加相辅相成。”导演乔羽介绍,让扮演者穿戴苗族服饰演绎独竹漂,不只服饰轻盈、扮演动作愈加生动灵动,也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