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提款
电话:13815858558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大道华藏村
央广网信阳11月29日音讯(记者 王勇生)近来,记者来到坐落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余集镇的中药材栽培基地,基地里紫苏、野菊、荆芥、射干等一袋袋打包好的烘干中草药正在装车,展现出药材变“药财”的美好前景。近年来,余集镇依托丰厚的中药材资源,将中药材工业作为特色工业之一,以“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大众主体”为准则,探究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良方”。
“基地就建在村里,上下班可方便了!咱们两口子都在这儿作业,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再加上家里的两亩多地也流通给了栽培基地,每年又能多挣300元。”在余集镇李湾村的野荆芥栽培基地里,50多岁的乡民詹少权一边锄草,一边乐滋滋地说。
像詹少权这样的工人,在李湾村团体经济合作社野荆芥工业的栽培基地里还有几十个,他们大多将土地流通出去,并下地务工,赚双份收入。该合作社是获益于余集镇“党建+工业”交融开展理念的工业之一,该镇施行“双绑”机制,推进村级团体经济强大,完成村(街)团体、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互惠互利,推进工业高质量开展,促进大众增收。
面临中药材栽培周期长、价格动摇大、收益不稳定等农户忧心的问题,余集镇经过招商引资,引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土地流通、项目申报等方面供给大力支持,鼓舞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经过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形式,该镇中药材工业完成了栽培规范、技术服务、品牌、出售的有机一致。公司下订单,农户只需“接单”栽培,这样的栽培形式不只省心省力,更让农人吃上了“定心丸”。
据了解,余集镇已建成中药材出产加工出产线条,可完成年加工中药材200吨左右,产量可达500万元,一起吸纳周边大众就近就地务工工作。
“中药材栽培工业的开展,将加速全镇土地流通脚步,逐渐优化全镇工业系统,提高土地归纳效益,持续开展强大村团体经济,促进全镇农业转型晋级、农人致富增收,全方面推进村庄复兴,成为推进乡村经济开展的新引擎。”余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邱沣说。
近年来,余集镇依托丰厚的中药材资源,将中药材工业作为特色工业之一,以“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大众主体”为准则,探究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