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白芨

白芨

产品展示

现代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发布时间: 2024-04-11 13:03:11 |   作者: 白芨

  近日,常州一企业5名同事结伴去献血,但在初筛过程中仅1人血液指标合格,其他4人不是血脂高就是其他指标不合格。12月22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市中心血站采访获悉,团体献血的初筛不合格率超2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成最大障碍,一半以上初筛不合格的献血者都被这个指标拦住。

  41岁的陈放(化名)是常州一家公司的项目主管,尽管平时工作比较忙应酬也不少,但他一直感觉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还不错。前段时间,他和4位要好的同事约好一起去献血,结果却让他们大为吃惊,5人中只有1人初筛合格成功献血,其他4人都被各种各样的原因挡在了门外。

  “有说转氨酶高的,也有说血压高的,反正大多数都有问题。”陈放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成功献血的是一位年龄偏大的同事,平时很少喝酒,日常的饮食起居也比较健康。没能通过初筛的4人中,两人转氨酶偏高,一人血压较高,还有一人因贫血未能成功捐献。工作人员跟他们解释,频繁饮酒以及休息不好都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偏高,进而影响血液质量,这个很正常。

  让陈放等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们一直以为肥胖会影响血液指标,因此才没带上另外几名相对肥胖的同事。没想到“精挑细选”的5人,还是差点“全军覆没”。“我体重170多斤,身高差不多1米8,这应该算标准了吧。估计主要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熬夜比较多,对肝脏有影响,转氨酶高了。”说起自己献血不成的原因,陈放如是分析。

  “现在街头献血车的初筛合格率反而比较高,主要是很多去献血的人都不是第一次,献血前都有准备。”常州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主任孙华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5人结伴献血只有1人初筛合格属于偶发情况,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街头献血的初筛合格率高达90%,还在于街头献血的人群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改变,如今大部分为有过献血经验的人群。

  孙华英介绍,在过去,街头献血是主要的血液采集来源,最高时占比达90%左右。如今,随着城市版图的扩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地鼓励公司或单位团体献血。

  而根据统计,团体献血的初筛不合格率也在逐年增高,目前不合格比例在20%-25%之间,通过初筛的最终也有1.21%的不合格率。也就是说,每5个团体献血志愿者中,至少有一人的血液指标达不到要求。

  “不良饮食上的习惯、缺乏锻炼、作息时间紊乱等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孙华英透露,根据统计数据,初筛不合格人群中,一半以上是由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导致的。而服用药物、长期饮酒、熬夜以及部分疾病均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

  不过在血液初筛的过程中,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轻度偏高,市民也不需要紧张,健康的生活作息方式,清淡的饮食,适度锻炼,均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如果这一指标出现成倍增长,市民则需要前往医院做治疗。

  孙华英建议,“冬季献血,市民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平时饮食中可多摄入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献血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晨不要吃高脂肪的食物,不要饮酒、吃药,更加不能空腹献血。”

  据统计,18~35周岁的年轻人是献血的主力军,约占献血总人数的六成。“今年季节性流感的发病情况可能比较多一些,这是导致部分血型的血液库存季节性紧缺的一个原因。”孙华英说。

  今年冬天,一向库存平稳的常州中心血站也出现了季节性紧缺。“A型血的库存偏少,O型血出现了紧缺。但这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如果在9月份库存够用7天,我们不担心,但放在现在,就紧张了。”孙华英说。

  前段时间,常州女子林雪(化名)的家人患癌住院,手术将近,医生突然通知家属,由于患者要用的血型库存紧张,需要延迟手术或者动员亲属和朋友参与献血,置换用血指标。

  “家里亲戚好几个都去试过,但血液都不合格,把我们急死了,好在后来家里有个亲戚献血成功了。”尽管最后并未用到陌生志愿者的定向献血,但这次经历却让林雪印象深刻。

  据了解,当库存血量紧张时,血站会向社会发布信息,鼓励志愿者参与献血补充存量。同时,各家医院也会依据情况对血液使用进行有关调整。“在确保紧急用血和危重病人手术用血的前提下,医院会根据详细情况调整择期手术时间,或者鼓励择期手术患者家属参与献血,补充血液库存置换用血指标。”孙华英介绍,医院这些主要是针对择期手术患者,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真实的情况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