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白芨

白芨

产品展示

肝功能检查报告单上指标繁多哪些最重要?看完你就懂了

发布时间: 2024-03-21 16:52:33 |   作者: 白芨

  肝脏在人体内起到代谢作用,并能够为身体储存肝糖、去氧化以及合成分泌性蛋白质,同时还起着为消化系统分泌胆汁的作用,能够说是人体内很重要的器官。

  因此,肝功能的各项检查指标能够为身体健康程度的判断做出参考,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肝功能检查单上的哪些指标较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肝功能检验测试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是一项常规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各项指标来判断肝功能的情况。但是,很多患者拿到肝功能报告单时都是一脸懵,各项指标都代表着什么?肝功能检测的内容有很多,检查报告中出现的参数也有很多,但真正在临床上经常用到的,也是患者最为关心的,就是这3项。

  其中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也被称作旧称谷丙转氨酶,在肾、脾、肺等器官和胆汁、血浆、唾液中都有存在,但最主要的附属地还是肝。一旦富含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组织细胞受到损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就会从细胞中释放增加直到进入血液,因此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增加,进而破坏肝细胞。(正常参考范围:成人<40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也被称为谷草转氨酶,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一样,也存在于多个器官当中,肝脏当中也不例外。一旦富含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组织细胞受到损伤,细胞会变得更通透,此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就会从细胞释放增加,而后进入血液,造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增加。正常参考范围:成人<40U/L)。

  γ-谷氨酰转移酶则主要存在于血清和除肌肉之外的所有组织中,如肝、大肠、肾、胰以及心肌组织中,其中肾脏中的含量是最高的。(正常参考范围:男性11~50U/L;女性7~32U/L)。

  碱性磷酸酶在人体的很多组织和体液中都存在,尤其以肝、肾、小肠、骨骼和乳腺中的含量最多,如果这些器官出现病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就会增强。(正常参考范围:女性1~12岁<500U/L,大于15岁40~150U/L;男性1~12岁<500U/L,12~15岁<750U/L,大于25岁40~150U/L)。

  反映肝脏合成蛋白功能的指标最重要的包含球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综合就是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蛋白可以给血浆胶体的渗透压、凝血、抗凝血、运输、机体免疫和营养等功能提供支撑。

  肝脏一旦受损,血清蛋白就会随之减少,在炎症性肝细胞遭到破坏或者抗原性发生改变时,γ-球蛋白的比例会增加,这时总蛋白量不可能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会变小,甚至颠倒过来。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肝功能的真实情况,在测定总蛋白的时候,还需要测定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成年人的正常参考范围:总蛋白:60~80克/升;白蛋白:35~55克/升;球蛋白:20~30克/升)。

  非结合胆红素是一种不能通过生物膜的复合体,是由游离胆红素在血液中与清蛋白形成的,也被称作为间接胆红素,它的正常参考范围是:1.7~10.2μmol/L。

  结合胆红素又被称为直接胆红素,是非结合胆红素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形成的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和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总称,可以自由通过身体的细胞膜,它的正常参考范围是:0~6.8μmol/L。

  总胆红素则为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的总和,它的正常参考范围是:成人3.4~17.1μmol/L。

  肝功能检查是一项医用辅助手段,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只能提供参考,即使显示肝功能异常,也未必就是肝病所致。要想判断是否患了肝脏疾病,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病史、体格检查、临床症状等全方面分析才能确定。